請觀看:https://youtu.be/LZCvC81ASIY
主持人:聽眾朋友您好,今天我們WQEQ 法拉盛之聲廣播電台的社區教育欄目,邀請到華人家長會的創辦人朱寶玲會長。朱會長,您好。
朱會長:你好,大家好。
主持人:這裡我首先向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老一輩的移民都知道,在八十年代我們紐約市皇后區出現了第一位民選的亞裔公職人員,這就是朱寶玲女士。
她當時當選的是二十五選區的教育委員,後來又有四次高票連任。在九六年又被推選為首位華裔教委會主席,從而成為我們法拉盛的華人傳奇。
華人家長會成立至今已有三十五年了,她在這裡面為我們華人移民子女教育以及爭取家長的權益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很多的心血,這期間自然有很多感人的故事。
那麼今天朱會長您作為教育方面的行家,我首先想請您談一下現在華人家長們最重視的孩子教育問題。
朱會長:好的,那麼我先介紹一下,就像剛剛您提到的,我是一九八六年的時候當選二十五學區的教育委員。
我畢業與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一九六七年就到美國了,做了兩年助教,到美國留學念的也是教育心理系。
80年到紐約,那時的我,什麼社團也沒有參加,什麼組織也都不知道。 在八六年時,大家推選我,因為是女性,又是念教育專業的,做教育委員最合適。
糊裡糊塗的就這麼被選上了,當時是九個委員。在美國,選舉時如果是現任的話,就很難把他們拿下來。那麼後來我很幸運的當選,選票只多六票。
當選的是第九個位置,一共九個委員。後來,記者先生、小姐他們說,你應該成立一個家長會,為什麼呢?那時候家長可以投票。
因此在八六年就成立了家長會,這就是當年華人家長會成立的一個經過。其實起草的那些規章什麼的,都是記者先生女士們幫我草擬的。
因為當時我是一個家庭主婦,職業婦女,所以對於社區事務各方面並不是很了解。 但是自從當上學區委員之後,每一個禮拜三我們都有開會要討論二十五學區,包括flushing firestone 跟college point,整個區大概有兩萬五千個華人家長和小孩子。
所以當時他們就認為應該有一個華裔的教育委員,因為我們有這麼多的家長跟孩子們。 當選之後,在這個位置上做了大概將近十三年。
後來因為彭博市長認為學區委員權力很大,但是在選舉的時候,票數不是很多,等於是沒有代表性的,所以就立法取消了。到九九年就沒有了學區委員的投票制度。
現在的社區教育委員會 (community education council),是沒有什麼權利的。只是好像一個consulting,就是一個諮詢的任務,不像當年學區委員權力很大。
所有學區裡面的三十幾個校長,都是學區委員會任命的,九個委員裡面只要有五票通過。經過我們的一些篩選,那麼這個人就當了校長或者副校長,或者是學區里高職位的一個工作。
甚至於這個學區裡面三年一任的教育局長,也是我們任命的,包括學區的經費等等都有很多的參與,每個禮拜都在討論這些。
剛剛您提到的華人子弟到美國後,華人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都是非常重視的,所以他們就是拚命叫小孩子念書啊,念書啊。
因為我們在這裡沒有什麼根基,不像那個外國人,他們幾代都在這裡的,不管是在財務方面,人員資源方面,都很富有。
所以我們華人唯有在教育上出人頭地。家長也是在這方面為孩子花很多時間,陪孩子參加很多的活動,去補習等等的課後輔導,幫孩子把功課準備好。
但是有一個觀念,我一直想跟家長講,在美國念書不是只是念書。 在美國,特別是你要上大學的時候,很多家長都認為大學是考的,不是,你是申請大學。
我從台灣來,還有香港啊、國內啊通通是考大學。聯考也好,什麼會考也好,都是要考進去的。你分數高了,北大、清華、南京大學等等下來,台灣也是台大、政大、師大也是這麼樣排下來的。
那麼很多家長就說,哎呀,我的兒子考上了名校,我說對不起,你的兒子不是考上的,是申請的啊。
所以申請的時候,不是只看你的學業。有些成績再好的,他都沒有辦法申請到很好的大學。因為你沒有其它的輔助的東西。
因為在美國它是需要你balance 的,就是很平衡的,各方面平衡的。像我們中國人講德智體群育都是要平衡的發展。
所以,你申請大學除了成績以外,SAT 考試,還有你在學校的活動,你有沒有參加學校的學生會的組織?或者是一個有領導地位的。也有要推薦信啊,還有很重要的是要寫一篇短文。
是你的自薦也好,有時候講你的家庭也好,但是這篇短文他們看作是很重要的。因為在短文裡面可以把你的各類背景、各方面思維都表現出來。
如果說你沒有這些活動,你考一百分,第一名畢業,大學統統不收。我有一個在師大的大學同學,他的女兒在濱州第一名畢業,而且在畢業典禮致辭。
結果呢,後來打電話給我,他說怎麼辦呢?我女兒一個大學都沒有收她。我說怎麼回事,我問她有沒有做過義工啊?沒有。有沒有參加學校活動?沒有。
啥都沒有,就是一個書獃子。 我跟他說,那你趕快讓她在暑假的時候,趕快到醫院啊,或者銀行啊等等什麼地方,在你認識的人當中去做一下義工。
還不錯,她就去做了個義工。然後在第二年的一月份,美國大學是九月份申請,但是一月份也可以申請。她一月份就申請到加州的伯克利大學分校。
這一點也不能怪家長,我們所來的地方也是一樣,就是順其自然的考完、報志願、按分數錄取,就這麼跟著走的。家長也不用擔心什麼,反正考好了,你就進好學校。
但是,在美國做家長真的很不容易。不是說只顧著他功課好,他其它的方面還有特殊才能。你也許成績不怎麼好,但是你音樂方面有特殊的才能, 有數學方面天才,參加過數學競賽,那麼這會給你加分。
當然你成績不能說只有六十分,五十分,你至少有八十分以上。 那麼這些成績加上去,是你爭取到好大學的很關鍵的一種方式。
那麼剛剛提到了華人家長是最重視孩子的教育。目前的問題是,過去一年多,在疫情當中都是在線上學習,還有很多孩子線上學習直到到現在。
我們家長會有一個秘書,他的孫子就是在這段時間沒有去過學校,一直在線上。我說你這麼怕做什麼呢?你只要保護好自己就可以了。還是不去。
所以在線上有一個毛病,很多家長也跟我詢問有什麼方法。 他說孩子一上線, 他們根本就不是聽課,就在那裡打game 啊,玩遊戲做這個事情。
所以,這一年多下來了,不只是紐約市,整個紐約州,整個的教育水準下降的非常多。因為孩子沒有實體的這種in person, 就是人與人,老師跟學生這種互動差很多。
也等於沒人管,家長也管不住,所以不曉得怎麼辦,哎呀,急的要死。 我說那你就把孩子送到學校去吧。後來開放了,就鼓勵盡量讓孩子去學校。
但是有些人還是怕。其實如果保護好自己的話,比如保持距離、勤洗手等等,應該都還不是很大的問題。
所以現在目前的家長非常重視的問題就是怎麼 彌補他們這一年在線上學,而沒有在實體學到的這些東西,怎麼樣能夠把它補上。那麼現在暑假倒是可以補習的機會。
學校都開放了,而且公立學校有很多地方都是免費的,就是讓你去讀,那麼水準怎麼樣呢?我們也不太知道。
很多家長也提到說,他們去報名沒有位置了,或者是說他們也不教什麼東西啊,就是好像等於是一個baby sit 的方式讓你在那裡玩。
那麼但是如果這樣,那家長就是自己要去選擇啊,就是說你喜歡哪一種方式,當然要看你自己的經濟條件。
比如參加私立的夏令營的話,你要付費用,那麼教育局辦的這個是免費的,至少暑假有人幫你看孩子有一些戶外活動。
所以這些都應該看各個方面的情形。我想目前就是家長比較關心的孩子的教育問題是在這個方面。
好,時間到了,聽眾朋友,尤其是新移民朋友,您如果想詳細了解,還可以到我們WQEQ.ORG網站的教育欄目上,查看華人家長會朱寶玲會長的訪談文章和音頻。
您還可以查到華人家長會今年開辦的暑期夏令營的相關信息,您也可以撥打電話7187052758或上網www.capa-programs.org諮詢相關信息。
今天的節目就到這裡,明天同一時間請您繼續收聽—華人家長會創辦人朱寶玲女士關於孩子教育的節目訪談。 謝謝,我們下次節目時間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