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眾朋友您好!今天是12月16號,星期四,歡迎收聽WQEQ-LP FM105.5法拉盛之聲廣播電台整點新聞。
今天的主要內容有:
1、華社反対建遊民所 民眾集會抗議頻現
2、法拉盛疫情中就業領先復甦強勁
3、因疫情關閉公校教室數量創新高
4、紐約市通過立法禁新建築使用天然氣
5、市府公布私企疫苗令指南
下面請聽詳細內容:
1、市長白思豪任內推行廣建遊民所的政策,深入影響紐約市的三大華人社區,引發民眾強烈不滿,近日集會抗議頻現。周三(15日),「反對華人社區修建遊民所聯盟」約兩百名來自曼哈頓、法拉盛與布碌崙的民眾,在曼哈頓市政廳公園向即將卸任的市長白思豪呼籲,停止在華人社區建遊民所。
同日,在布魯倫38選區市議員萬齊家辦公室門前,上百名日落公園華社商家和居民舉行反建遊民所示威。
紐約中華公所主席於金山日前發布連署反建遊民所的活動,並與亞美醫師協會會長劉季高在集會現場,呼籲市府的遊民所安置政策不要針對華人社區,並鼓勵更多民眾維護權益,為反建遊民所發聲。
2、紐約州主計長迪納波利,周三(15日)在法拉盛發布大法拉盛地區受疫情影響的最新趨勢和影響報告。報告稱疫情對法拉盛的打擊嚴重,但法拉盛在疫情下的復甦非常強勁,就業增長超過皇后區和紐約市的整體水平,這與疫情前法拉盛的蓬勃發展打下了比較好的基礎有關。
報告說,大法拉盛地區(郵政編碼11354、11355、11356、11357、11358)擁有紐約市最多的華人人口。大流行期間,不少企業獲得了聯邦、州和地方的救濟,使該地區重新獲得機會和增長的潛力,其中餐館和零售業的復甦尤為明顯。
大法拉盛在2020年第二季的失業率為23.4%,但到了今年3月,失業率下降到8.4%,而皇后區和全市的失業率分別為12.5%和14.1%。
3、截至12月14號,紐約市因COVID-19疫情而關閉的公校教室,創下一年來新高。共有737間教室因學生或教職員工傳出確診病例而關閉,一個月前只有153間教室關閉。
根據紐約市教育局的資料,公校確診病例上個月創下全年低點,然後在最近幾周大幅飆升。僅在12月14號就有458例新病例(包括336名學生和122名教職員工),而上個月14號只有112例新病例(包括79名學生和33名教師)。
今年到目前為止,市立學校已有16,290例COVID陽性確診病例(包括12,130名學生和4,160名教師)。所有學校員工都接種了疫苗。
4、紐約市議會周三(12月15日)投票通過立法,禁止在未來的新建築中使用天然氣。這項法案已經送交市長白思豪簽署。
法案將從2023年底先對新建七層以下的建築生效,2027年對新建七層以上建築生效。醫院、商業廚房和自助洗衣店不受限制。目前使用燃氣爐和暖氣的居民不會受到影響。
根據智庫RMI的一項研究,這項法案到2040年將可減少約210萬噸的碳排放量,並為消費者節省數億美元的燃氣連管費用。同時降低瓦斯爆炸風險,並減少空氣污染等。
但是法案的反對者認為,使用電力供熱的建築物比使用天然氣成本更高,同時將導致電力需求激增,甚至可能出現冬季停電。
5、紐約市長白思豪上周發布了要求私營企業員工在12月27號前接種疫苗的規定。周三(15日)則公布了企業員工強制接種疫苗指南。所有私營企業的員工都必須向僱主提供疫苗接種證明,僱主必須保留每位員工接種證明的記錄。
違反規定的企業可能會被罰款1,000美元,屢次違規罰款會「遞增」。這份指南還建議企業不要解僱未接種疫苗的員工,「只要讓員工遠離工作場所」。
有關詳細資訊,可查看WQEQ.ORG網站12月16號整點新聞欄目。
【指南規定:(1)僱主必須上市府網站簽署一份確認遵守疫苗接種規定的表格,並將這份文件張貼在工作場所「面向公眾」的明顯位置;(2)僱主應保留所有員工的疫苗接種證明和豁免接種的記錄;(3)僱主應確保員工如果有需要,必須接種第二劑;(4)申請豁免接種疫苗的員工必須在12月27日之前提出申請,在申請期間可以繼續工作。
但以下情況可以例外:(1)獨自在家或其它地方工作的人,並且在工作過程中沒有與同事或其他人面對面接觸。(2)為特定目的而短暫進入工作場所的人,例如使用浴室。(3)非紐約居民的表演藝術家、大學或職業運動員,以及他們的同伴。(4)因醫療或宗教原因獲准豁免接種疫苗的人,但企業必須記錄豁免的理由並保留證明文件。
詳細資訊可查看網站:Nyc.gov/vaxtowork;商家可撥打紐約市小商業服務局的熱線電話(888-727-4692)問詢】
以上新聞由沐春、琳晴編輯,孫曉慧為您播報,感謝您的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