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_column width=”1/2″][vc_column_text]
简体
序言
晨曦现在11岁,今年初跟父母移民美国。这是他自己写的自己的移民生活和感受。有关移民的小说、文章很多很多,但孩子们的移民生活却很少引人注意 。孩子们从一个自己熟悉的生长环境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其中的新路和心路历程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跟着小晨曦的笔去一探究竟。
作者:晨曦
少年尽管有心理准备,在离开学校、老师、小伙伴们时却是万分不舍,外面的世界等待着他去探索,未知的前方将是个什么样的呢?怀着紧张,兴奋夹杂着点儿恐惧的复杂心情,懵懂的移民少年开始了他人生新的旅程……
新的起点
坐在上海虹桥机场国际候机区长椅上的我,怀着紧张,兴奋,恐惧,急切的心情盯着玻璃外面的飞机场,注视着那一架架的飞机起飞,降落,滑行。自己本身就是个飞机迷,各种机型和航空公司都能分辨的清清楚楚。看,那架全身天蓝色,垂直尾翼上带有三色圆圈的波音747一定是大韩航空的没错,而远处那架正在降落全灰色印着AMERIAN尾翼涂着美国国旗的肯定是美利坚航空公司的波音777。没有手机的我就这样看着外面。当时我没有想到这就是我生活新篇章的开始。我在等待着登机,通向那个自由国度:美国。
一两个小时以后,既依依不舍又兴奋至极的我登上了东方航空MU587号航班。
起飞之后,我仍然百无聊赖。没什么东西在手头消遣,也没有英语课本拿来复习复习学过的英语。最后,我只好盯向了安在前一排座椅上的一个小显示屏。
通过十五分钟的试探,我学会了如何用飞机自带的那个小遥控板来熟练操纵这个迷你小频幕。我在机上的十三个小时基本花费在它上面了。看了部电影,记得应该是叫《狂暴》,玩了会小游戏。然后疲倦的我歪着脖子靠在座椅上睡着了。
醒来之后,按照中国时间应该是晚上六点,空姐推着小推车在两个过道上发放晚餐。我拿了一份米饭,不知为何,里面居然有仲景香菇酱,便就着吃了起来,吃完之后又开始和那个小频幕打交道。
感觉这段时间过的飞快,不知不觉就到了大洋的彼岸,播音器里传出了机长的声音:“女士们先生们,我们的飞机即将到达终点……”只感觉机身猛地往右一倾斜,从我右侧的窗户外看去,我……像是……看到了,一个绿色的长条!(以后我才知道那是长岛)。
法拉盛
终于下了飞机,出了机场(忽略在海关等了1个小时……),爸爸的一个朋友(住在美国)早就在出口等着我们了,他开了一辆车,我们又坐了一辆出租车,总算是把那几个大号行李箱给载上了。
出租车轰鸣了一声,发动起来,直接开上高速,我饶有兴趣的看着外面,正巧一趟空铁(JFK Airtrain)驶出,好奇地看着白色的车厢驰向远方……,尽管怀着满满的兴趣,但时差是改变不了的,不一会儿,我就睡着了!
恍惚醒来,发现出租车仍旧在飞驰,但不一会儿就下了高速,转入马路,又转了几个弯,停了下来。
我迷迷糊糊的下了出租车,开始帮着搬行李,爸爸把那些箱子从车上搬下来,我负责一个一个推到暂住的旅馆里边。
之后,爸爸的朋友带着我们到一个华人饭店里面吃饭,点了菜之后爸爸开始和朋友聊天。我依稀记得好像是关于在这边生活的事,但我无论怎样都无法集中精神(后来确定时差是罪魁祸首)。
就在等待晚餐的这段时间里,我把头枕在胳膊上,想小睡一会儿,但就醒不过来了!后来的事情是妈妈告诉我的,他们试着叫我,但我一点反应都没有。只好放任我睡着了。直到他们吃完饭的时候才好不容易的把我叫了起来,然后回了宾馆接着睡。可笑的是睡醒已经是半夜,吃着餐厅里带来的饭,无所事事,一直到天亮。
不同的交通工具
我刚到美国的时候,住在一个旅馆里。那几个星期是真的难受。为什么这么说?我自己没有手机,这个旅馆也没有提供电脑什么的,又没什么书可供闲看的,连本英语课本都没带……想出去走走又怕找不着路,只好躺在床上思考人生……
终于有一天,定居在美国的爸爸的朋友带我们乘7号线去曼哈顿观赏一番。随着列车慢慢启动,我的心也随之飞翔起来。这都是因为7号线在皇后区的大部分地方并不潜行在地底,与其相反,基本都是高架,一直到长岛市才转入地下。(有人说在二十世纪IRT修地铁时修高架路比修隧道便宜)这样一来,就能让我既能搭乘这种快速的交通工具,又能饱饱眼福。我坐的是R188,全新的列车更是让我开心。在我下面的是各种公寓楼,也就两三层高,有些地方明显比较贫穷,几栋房子都是挤在一块的,只在正面安有窗户,因为侧面全是墙。而其他的几个地方就可能富一些,不仅家家独立,有的更是有个小花园,想来应该里面全是菜或花。
刚刚离开缅街站之后,列车就驶出了地面(缅街站在地下)。我看到了一个停车场,前半部分停的是私家车,后面只需一眼就能看出来是这里的公交车,为什么?一片白(MTA在皇后区的公交车除了加长其他都是白色的),还有一些是蓝色的,看着像加长版。(事实证明我是对的)。但是对于我这个火车迷来说更激动的莫过于列车了,我惊讶的发现这还真是个全功能停车场啊!不仅停汽车停公交车还停列车!加上远处轰鸣起飞的飞机……无法描述我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了。也许是因为本身就感兴趣吧,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直到过了两站以后我才安静了下来。
美国的公交
但还没弄清楚呢,我就到我现在的家里来了。 这是一片别墅区,十分安静,环境也很好,房间很舒适,空气新鲜,附近就是伊斯特河,饭后去河边转转,很惬意。房子是灰色的,外面有一层跟外壳一样的东西,也不知道是不是塑料,按着硬硬的,还有嘎吱嘎吱的响声。
离法拉盛,那个华人区也近,但美中不足的是这附近的公交车就只有Q15和Q15A两种;顺便提一下,纽约市的公交车是按这条线路所在的区起号的,就像皇后区(Queens)65路,在英文中皇后区是Q开头,所以就叫做Q65。布鲁克林是B,布朗克斯是BX,曼哈顿是M,史泰登岛是S。这里人少,公交车也少,平时一直很安静。
我虽然来这里还没有一年,但对这里的公交车以及泊车场已经是很感兴趣了。经过我的观察,我发现在每辆车的车头和车尾都贴有此车所在的泊车场标志。在法拉盛等公交车时我就已经见过好几个了,Q15 和Q15A全是来自凯西斯滕格(Casey Stengel) 泊车场的 , Q25和Q34绝大多数都由大学点(College Point)泊车场保养,但我也见过一辆春溪(Spring Creek)泊车场的;Q17一半是牙买加(Jamaica)泊车场,一半是凯西斯滕格泊车场的;Q27则是皇后村(Queens Village)泊车场与凯西斯滕格泊车场。话说回来。好多车次都是来自凯西斯滕格泊车场的,像Q12,Q13,Q15,Q15A,Q17,Q20A/B,Q26,Q27,Q44SBS(加长),还有Q50。另外一个大发现则是在每辆MTA的车顶上都有用漆喷上的本车的号码,这个发现是因为有一次我坐7号线的时候,一辆公交车从我下方驶过。
还有一点,在某些线路中存在着快车与慢车的区别, 在这里,慢车不会有任何特殊的符号,而快车无论是在车站还是在车上都会有一行小字。在公交车的显示屏上会显示“Limited(限定)”,在车站是车号加Ltd,是limited这个单词的缩写。
我自己都有点奇怪,我怎么对于这里的车有这么大的兴趣呢?在中国我从来都没有观察过,哪怕一秒钟都没有。我想这也许是因为对大洋彼岸的一个超级大国的一颗好奇心吧。
这里有些司机开车开得很快,让刚来这里的我很不适应,也许是因为MTA说的规定吧:“公交车运行从始发到到站,前后误差不得超过5分钟。”有时遇上颠簸路段,感觉自己都要飞起来了……尽管如此,在我第一次遇到这个情况时还是懵了:司机从驾驶座上下来,把前面的一个椅子直接扳了上来,形成一片空地,然后回到驾驶座上,我正想不通呢,却发现上客门的地板翘了起来。我心想这是要干嘛啊?只见那块板子翻转了一百八十度后搭在了马路上,然后,一位老人坐着轮椅进来了,把轮椅推到那片地方之后,司机蹲下来把四条带子系在轮椅上。原来如此!纽约的公交车提供残疾人服务,这还真是我孤陋寡闻了,因为我在中国就从来没有见过哪辆公交车让带轮椅的人上过车的。
后来我才发现每辆MTA的公交车都提供残疾人服务,有的跳板在车头,有的则在车尾。我觉得十分贴心。
还有,这里的公交车不提供像国内那样的站点亮灯系统,报站全靠司机。这还得看司机的心情怎样了,一站都不报的时候就自己看窗外吧。至于晚上……在你下车的时候你需要去按一个红色按钮或是拉一根黄色的绳子,这些都在车里装着,你按或者拉之后车前部会亮起一行红字:STOP REQUESTED,表示停车请求,看到这个之后司机就会在下一站停车,如果没有按或者下一站没有人的话,司机就不会在车站停车,而是继续前进。
据资料介绍,在曼哈顿42街上运行的M42公车,速度慢的甚至还没走路快,这着实让人沮丧,估计司机都快被逼疯了吧。一个接一个的红灯啊,车辆那么多,过马路的行人又这么密集,饶了我吧……
在这里,公交车的下客门是需要被“碰”开的,停车后,司机按一下某个按钮,后车门的灯就会亮起,你用手去碰黄条部分,车门就会为你打开。这倒和太极拳有一个共同之处,你用“柔”–用手去碰就可以打开车门;恰恰相反,如果你用全身的力量去推,门就会紧紧关着,任你怎么打也打不开。有时司机会忘按按钮,这是你就需要喊“BACKDOOR(后门)”来提醒司机:喂你忘了开后面的门啦。司机就会打开门放你们下去。
(待续)
[/vc_column_text][/vc_column][vc_column width=”1/2″][vc_column_text]
正題
序言
晨曦現在11歲,今年初跟父母移民美國。這是他自己寫的自己的移民生活和感受。有關移民的小說、文章很多很多,但孩子們的移民生活卻很少引人注意 。孩子們從一個自己熟悉的生長環境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度,其中的新路和心路歷程是怎樣的呢?讓我們跟著小晨曦的筆去一探究竟。
作者:晨曦
少年儘管有心理準備,在離開學校、老師、小夥伴們時卻是萬分不舍,外面的世界等待著他去探索,未知的前方將是個什麼樣的呢?懷著緊張,興奮夾雜著點兒恐懼的複雜心情,懵懂的移民少年開始了他人生新的旅程……
新的起點
坐在上海虹橋機場國際候機區長椅上的我,懷著緊張,興奮,恐懼,急切的心情盯著玻璃外面的飛機場,注視著那一架架的飛機起飛,降落,滑行。自己本身就是個飛機迷,各種機型和航空公司都能分辨的清清楚楚。看,那架全身天藍色,垂直尾翼上帶有三色圓圈的波音747一定是大韓航空的沒錯,而遠處那架正在降落全灰色印著AMERIAN尾翼塗著美國國旗的肯定是美利堅航空公司的波音777。沒有手機的我就這樣看著外面。當時我沒有想到這就是我生活新篇章的開始。我在等待著登機,通向那個自由國度:美國。
一兩個小時以後,既依依不捨又興奮至極的我登上了東方航空MU587號航班。
起飛之後,我仍然百無聊賴。沒什麼東西在手頭消遣,也沒有英語課本拿來複習複習學過的英語。最後,我只好盯向了安在前一排座椅上的一個小顯示幕。
通過十五分鐘的試探,我學會了如何用飛機自帶的那個小遙控板來熟練操縱這個迷你小頻幕。我在機上的十三個小時基本花費在它上面了。看了部電影,記得應該是叫《狂暴》,玩了會小遊戲。然後疲倦的我歪著脖子靠在座椅上睡著了。
醒來之後,按照中國時間應該是晚上六點,空姐推著小推車在兩個過道上發放晚餐。我拿了一份米飯,不知為何,裡面居然有仲景香菇醬,便就著吃了起來,吃完之後又開始和那個小頻幕打交道。
感覺這段時間過的飛快,不知不覺就到了大洋的彼岸,播音器裡傳出了機長的聲音:“女士們先生們,我們的飛機即將到達終點……”只感覺機身猛地往右一傾斜,從我右側的窗戶外看去,我……像是……看到了,一個綠色的長條!(以後我才知道那是長島)。
法拉盛
終於下了飛機,出了機場(忽略在海關等了1個小時……),爸爸的一個朋友(住在美國)早就在出口等著我們了,他開了一輛車,我們又坐了一輛出租車,總算是把那幾個大號行李箱給載上了。
出租車轟鳴了一聲,發動起來,直接開上高速,我饒有興趣的看著外面,正巧一趟空鐵(JFK Airtrain)駛出,好奇地看著白色的車廂馳向遠方……,盡管懷著滿滿的興趣,但時差是改變不了的,不一會兒,我就睡著了!
恍惚醒來,發現出租車仍舊在飛馳,但不一會兒就下了高速,轉入馬路,又轉了幾個彎,停了下來。
我迷迷糊糊的下了出租車,開始幫著搬行李,爸爸把那些箱子從車上搬下來,我負責一個一個推到暫住的旅館裏邊。
之後,爸爸的朋友帶著我們到一個華人飯店裏面吃飯,點了菜之後爸爸開始和朋友聊天。我依稀記得好像是關於在這邊生活的事,但我無論怎樣都無法集中精神(後來確定時差是罪魁禍首)。
就在等待晚餐的這段時間裏,我把頭枕在胳膊上,想小睡一會兒,但就醒不過來了!後來的事情是媽媽告訴我的,他們試著叫我,但我一點反應都沒有。只好放任我睡著了。直到他們吃完飯的時候才好不容易的把我叫了起來,然後回了賓館接著睡。可笑的是睡醒已經是半夜,吃著餐廳裏帶來的飯,無所事事,一直到天亮。
不同的交通工具
我剛到美國的時候,住在一個旅館裏。那幾個星期是真的難受。為什麽這麽說?我自己沒有手機,這個旅館也沒有提供電腦什麽的,又沒什麽書可供閑看的,連本英語課本都沒帶……想出去走走又怕找不著路,只好躺在床上思考人生……
終於有一天,定居在美國的爸爸的朋友帶我們乘7號線去曼哈頓觀賞一番。隨著列車慢慢啟動,我的心也隨之飛翔起來。這都是因為7號線在皇後區的大部分地方並不潛行在地底,與其相反,基本都是高架,一直到長島市才轉入地下。(有人說在二十世紀IRT修地鐵時修高架路比修隧道便宜)這樣一來,就能讓我既能搭乘這種快速的交通工具,又能飽飽眼福。我坐的是R188,全新的列車更是讓我開心。在我下面的是各種公寓樓,也就兩三層高,有些地方明顯比較貧窮,幾棟房子都是擠在一塊的,只在正面安有窗戶,因為側面全是墻。而其他的幾個地方就可能富一些,不僅家家獨立,有的更是有個小花園,想來應該裏面全是菜或花。
剛剛離開緬街站之後,列車就駛出了地面(緬街站在地下)。我看到了一個停車場,前半部分停的是私家車,後面只需一眼就能看出來是這裏的公交車,為什麽?一片白(MTA在皇後區的公交車除了加長其他都是白色的),還有一些是藍色的,看著像加長版。(事實證明我是對的)。但是對於我這個火車迷來說更激動的莫過於列車了,我驚訝的發現這還真是個全功能停車場啊!不僅停汽車停公交車還停列車!加上遠處轟鳴起飛的飛機……無法描述我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了。也許是因為本身就感興趣吧,激動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直到過了兩站以後我才安靜了下來。
美國的公交
但還沒弄清楚呢,我就到我現在的家裏來了。 這是一片別墅區,十分安靜,環境也很好,房間很舒適,空氣新鮮,附近就是伊斯特河,飯後去河邊轉轉,很愜意。房子是灰色的,外面有一層跟外殼一樣的東西,也不知道是不是塑料,按著硬硬的,還有嘎吱嘎吱的響聲。
離法拉盛,那個華人區也近,但美中不足的是這附近的公交車就只有Q15和Q15A兩種;順便提一下,紐約市的公交車是按這條線路所在的區起號的,就像皇後區(Queens)65路,在英文中皇後區是Q開頭,所以就叫做Q65。布魯克林是B,布朗克斯是BX,曼哈頓是M,史泰登島是S。這裏人少,公交車也少,平時一直很安靜。
我雖然來這裏還沒有一年,但對這裏的公交車以及泊車場已經是很感興趣了。經過我的觀察,我發現在每輛車的車頭和車尾都貼有此車所在的泊車場標誌。在法拉盛等公交車時我就已經見過好幾個了,Q15 和Q15A全是來自凱西斯滕格(Casey Stengel) 泊車場的 , Q25和Q34絕大多數都由大學點(College Point)泊車場保養,但我也見過一輛春溪(Spring Creek)泊車場的;Q17一半是牙買加(Jamaica)泊車場,一半是凱西斯滕格泊車場的;Q27則是皇後村(Queens Village)泊車場與凱西斯滕格泊車場。話說回來。好多車次都是來自凱西斯滕格泊車場的,像Q12, Q13,Q15, Q15A, Q17, Q20A/B, Q26, Q27, Q44SBS(加長), 還有Q50。另外一個大發現則是在每輛MTA的車頂上都有用漆噴上的本車的號碼,這個發現是因為有一次我坐7號線的時候,一輛公交車從我下方駛過。
還有一點,在某些線路中存在著快車與慢車的區別, 在這裏,慢車不會有任何特殊的符號,而快車無論是在車站還是在車上都會有一行小字。在公交車的顯示屏上會顯示“Limited(限定)”,在車站是車號加Ltd,是limited這個單詞的縮寫。
我自己都有點奇怪,我怎麽對於這裏的車有這麽大的興趣呢?在中國我從來都沒有觀察過,哪怕一秒鐘都沒有。我想這也許是因為對大洋彼岸的一個超級大國的一顆好奇心吧。
這裏有些司機開車開得很快,讓剛來這裏的我很不適應,也許是因為MTA說的規定吧:“公交車運行從始發到到站,前後誤差不得超過5分鐘。”有時遇上顛簸路段,感覺自己都要飛起來了……盡管如此,在我第一次遇到這個情況時還是懵了:司機從駕駛座上下來,把前面的一個椅子直接扳了上來,形成一片空地,然後回到駕駛座上,我正想不通呢,卻發現上客門的地板翹了起來。我心想這是要幹嘛啊?只見那塊板子翻轉了一百八十度後搭在了馬路上,然後,一位老人坐著輪椅進來了,把輪椅推到那片地方之後,司機蹲下來把四條帶子系在輪椅上。原來如此!紐約的公交車提供殘疾人服務,這還真是我孤陋寡聞了,因為我在中國就從來沒有見過哪輛公交車讓帶輪椅的人上過車的。
後來我才發現每輛MTA的公交車都提供殘疾人服務,有的跳板在車頭,有的則在車尾。我覺得十分貼心。
還有,這裏的公交車不提供像國內那樣的站點亮燈系統,報站全靠司機。這還得看司機的心情怎樣了,一站都不報的時候就自己看窗外吧。至於晚上……在你下車的時候你需要去按一個紅色按鈕或是拉一根黃色的繩子,這些都在車裏裝著,你按或者拉之後車前部會亮起一行紅字:STOP REQUESTED,表示停車請求,看到這個之後司機就會在下一站停車,如果沒有按或者下一站沒有人的話,司機就不會在車站停車,而是繼續前進。
據資料介紹,在曼哈頓42街上運行的M42公車,速度慢的甚至還沒走路快,這著實讓人沮喪,估計司機都快被逼瘋了吧。一個接一個的紅燈啊,車輛那麽多,過馬路的行人又這麽密集,饒了我吧……
在這裏,公交車的下客門是需要被“碰”開的,停車後,司機按一下某個按鈕,後車門的燈就會亮起,你用手去碰黃條部分,車門就會為你打開。這倒和太極拳有一個共同之處,你用“柔”–用手去碰就可以打開車門;恰恰相反,如果你用全身的力量去推,門就會緊緊關著,任你怎麽打也打不開。有時司機會忘按按鈕,這是你就需要喊“BACKDOOR(後門)”來提醒司機:餵你忘了開後面的門啦。司機就會打開門放你們下去。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