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QEQ Chinese Radio | FM 105.5 中文電台 | 播出時間:星期一至星期五 (2pm - 5am) | 星期六 (8am - 4pm) | 星期日休息
  • 在線收聽
  • 手機收聽
  • 聽衆心聲
  • 關於我們
WQEQ Chinese Radio
      線上收聽
  • 正體
  • 簡體
選單
  • 正體
  • 簡體
希望之城
  • 新聞
    • 紐約新聞
    • 國內新聞
    • 國際新聞
  • 武漢病毒專題報導
  • 法拉盛記事
  • 法拉盛商圈
    • 法拉盛商業街
    • 法拉盛商家軼事
    • 時尚精品
    • 地產房源
    • 法律·移民留學
    • 美膚美髮
    • 電訊電器
    • 餐飲美食
    • 醫療服務
    • 舊物利用
  • 生活天地
    • 琳晴說故事
    • 生活小竅門
    • 心靈驛站
    • 動物莊園
  • 教育
    • 樂活成長 EasyGoal
    • 兒童作品
  • 美麗圖片
    • 美麗大自然
    • 兒童園地
    • 可愛萌動物
    • 芳香瓜果蔬菜
  • 市民心聲
  • 藍天話良緣
  • 更多
    • 市民好歌聲
    • 市民福利
    • 二手市場
    • 歡歌笑語
  • 新聞
    • 紐約新聞
    • 國內新聞
    • 國際新聞
  • 武漢病毒專題報導
  • 法拉盛記事
  • 法拉盛商圈
    • 法拉盛商業街
    • 法拉盛商家軼事
    • 時尚精品
    • 地產房源
    • 法律·移民留學
    • 美膚美髮
    • 電訊電器
    • 餐飲美食
    • 醫療服務
    • 舊物利用
  • 生活天地
    • 琳晴說故事
    • 生活小竅門
    • 心靈驛站
    • 動物莊園
  • 教育
    • 樂活成長 EasyGoal
    • 兒童作品
  • 美麗圖片
    • 美麗大自然
    • 兒童園地
    • 可愛萌動物
    • 芳香瓜果蔬菜
  • 市民心聲
  • 藍天話良緣
  • 更多
    • 市民好歌聲
    • 市民福利
    • 二手市場
    • 歡歌笑語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首頁 教育 兒童作品

空降美國的男孩

2019年 10月 11日

[vc_column width=”1/2″][vc_column_text]
簡體

序言
晨曦現在11歲,今年初跟父母移民美國。這是他自己寫的自己的移民生活和感受。有關移民的小說、文章很多很多,但孩子們的移民生活卻很少引人注意 。孩子們從一個自己熟悉的生長環境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度,其中的新路和心路歷程是怎樣的呢?讓我們跟著小晨曦的筆去一探究竟。

作者:晨曦
少年儘管有心理準備,在離開學校、老師、小夥伴們時卻是萬分不舍,外面的世界等待著他去探索,未知的前方將是個什麼樣的呢?懷著緊張,興奮夾雜著點兒恐懼的複雜心情,懵懂的移民少年開始了他人生新的旅程……

新的起點
坐在上海虹橋機場國際候機區長椅上的我,懷著緊張,興奮,恐懼,急切的心情盯著玻璃外面的飛機場,注視著那一架架的飛機起飛,降落,滑行。自己本身就是個飛機迷,各種機型和航空公司都能分辨的清清楚楚。看,那架全身天藍色,垂直尾翼上帶有三色圓圈的波音747一定是大韓航空的沒錯,而遠處那架正在降落全灰色印著AMERIAN尾翼塗著美國國旗的肯定是美利堅航空公司的波音777。沒有手機的我就這樣看著外面。當時我沒有想到這就是我生活新篇章的開始。我在等待著登機,通向那個自由國度:美國。

一兩個小時以後,既依依不捨又興奮至極的我登上了東方航空MU587號航班。
起飛之後,我仍然百無聊賴。沒什麼東西在手頭消遣,也沒有英語課本拿來複習複習學過的英語。最後,我只好盯向了安在前一排座椅上的一個小顯示屏。
通過十五分鐘的試探,我學會了如何用飛機自帶的那個小遙控板來熟練操縱這個迷你小頻幕。我在機上的十三個小時基本花費在它上面了。看了部電影,記得應該是叫《狂暴》,玩了會小遊戲。然後疲倦的我歪著脖子靠在座椅上睡著了。

您也許還會想看這些文章:

空降美國的男孩

色彩紛爭

11嵗少年瀟瀟吟誦 清平樂•憶吳江賞木樨

醒來之後,按照中國時間應該是晚上六點,空姐推著小推車在兩個過道上發放晚餐。我拿了一份米飯,不知為何,裡面居然有仲景香菇醬,便就著吃了起來,吃完之後又開始和那個小頻幕打交道。

感覺這段時間過的飛快,不知不覺就到了大洋的彼岸,播音器里傳出了機長的聲音:「女士們先生們,我們的飛機即將到達終點……」只感覺機身猛地往右一傾斜,從我右側的窗戶外看去,我……像是……看到了,一個綠色的長條!(以後我才知道那是長島)。

法拉盛
終於下了飛機,出了機場(忽略在海關等了1個小時……),爸爸的一個朋友(住在美國)早就在出口等著我們了,他開了一輛車,我們又坐了一輛計程車,總算是把那幾個大號行李箱給載上了。
計程車轟鳴了一聲,發動起來,直接開上高速,我饒有興趣的看著外面,正巧一趟空鐵(JFK Airtrain)駛出,好奇地看著白色的車廂馳向遠方……,儘管懷著滿滿的興趣,但時差是改變不了的,不一會兒,我就睡著了!
恍惚醒來,發現計程車仍舊在飛馳,但不一會兒就下了高速,轉入馬路,又轉了幾個彎,停了下來。
我迷迷糊糊的下了計程車,開始幫著搬行李,爸爸把那些箱子從車上搬下來,我負責一個一個推到暫住的旅館裡邊。
之後,爸爸的朋友帶著我們到一個華人飯店裡面吃飯,點了菜之後爸爸開始和朋友聊天。我依稀記得好像是關於在這邊生活的事,但我無論怎樣都無法集中精神(後來確定時差是罪魁禍首)。
就在等待晚餐的這段時間裡,我把頭枕在胳膊上,想小睡一會兒,但就醒不過來了!後來的事情是媽媽告訴我的,他們試著叫我,但我一點反應都沒有。只好放任我睡著了。直到他們吃完飯的時候才好不容易的把我叫了起來,然後回了賓館接著睡。可笑的是睡醒已經是半夜,吃著餐廳裡帶來的飯,無所事事,一直到天亮。

不同的交通工具
我剛到美國的時候,住在一個旅館裡。那幾個星期是真的難受。為什麼這麼說?我自己沒有手機,這個旅館也沒有提供電腦什麼的,又沒什麼書可供閑看的,連本英語課本都沒帶……想出去走走又怕找不著路,只好躺在床上思考人生……
終於有一天,定居在美國的爸爸的朋友帶我們乘7號線去曼哈頓觀賞一番。隨著列車慢慢啟動,我的心也隨之飛翔起來。這都是因為7號線在皇后區的大部分地方並不潛行在地底,與其相反,基本都是高架,一直到長島市才轉入地下。(有人說在二十世紀IRT修地鐵時修高架路比修隧道便宜)這樣一來,就能讓我既能搭乘這種快速的交通工具,又能飽飽眼福。我坐的是R188,全新的列車更是讓我開心。在我下面的是各種公寓樓,也就兩三層高,有些地方明顯比較貧窮,幾棟房子都是擠在一塊的,只在正面安有窗戶,因為側面全是牆。而其他的幾個地方就可能富一些,不僅家家獨立,有的更是有個小花園,想來應該裡面全是菜或花。
剛剛離開緬街站之後,列車就駛出了地面(緬街站在地下)。我看到了一個停車場,前半部分停的是私家車,後面只需一眼就能看出來是這裡的公交車,為什麼?一片白(MTA在皇后區的公交車除了加長其他都是白色的),還有一些是藍色的,看著像加長版。(事實證明我是對的)。但是對於我這個火車迷來說更激動的莫過於列車了,我驚訝的發現這還真是個全功能停車場啊!不僅停汽車停公交車還停列車!加上遠處轟鳴起飛的飛機……無法描述我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了。也許是因為本身就感興趣吧,激動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直到過了兩站以後我才安靜了下來。

美國的公交
但還沒弄清楚呢,我就到我現在的家裡來了。 這是一片別墅區,十分安靜,環境也很好,房間很舒適,空氣新鮮,附近就是伊斯特河,飯後去河邊轉轉,很愜意。房子是灰色的,外面有一層跟外殼一樣的東西,也不知道是不是塑料,按著硬硬的,還有嘎吱嘎吱的響聲。
離法拉盛,那個華人區也近,但美中不足的是這附近的公交車就只有Q15和Q15A兩種;順便提一下,紐約市的公交車是按這條線路所在的區起號的,就像皇后區(Queens)65路,在英文中皇后區是Q開頭,所以就叫做Q65。布魯克林是B,布朗克斯是BX,曼哈頓是M,史泰登島是S。這裡人少,公交車也少,平時一直很安靜。
我雖然來這裡還沒有一年,但對這裡的公交車以及泊車場已經是很感興趣了。經過我的觀察,我發現在每輛車的車頭和車尾都貼有此車所在的泊車場標誌。在法拉盛等公交車時我就已經見過好幾個了,Q15 和Q15A全是來自凱西斯滕格(Casey Stengel) 泊車場的 , Q25和Q34絕大多數都由大學點(College Point)泊車場保養,但我也見過一輛春溪(Spring Creek)泊車場的;Q17一半是牙買加(Jamaica)泊車場,一半是凱西斯滕格泊車場的;Q27則是皇后村(Queens Village)泊車場與凱西斯滕格泊車場。話說回來。好多車次都是來自凱西斯滕格泊車場的,像Q12,Q13,Q15,Q15A,Q17,Q20A/B,Q26,Q27,Q44SBS(加長),還有Q50。另外一個大發現則是在每輛MTA的車頂上都有用漆噴上的本車的號碼,這個發現是因為有一次我坐7號線的時候,一輛公交車從我下方駛過。
還有一點,在某些線路中存在著快車與慢車的區別, 在這裡,慢車不會有任何特殊的符號,而快車無論是在車站還是在車上都會有一行小字。在公交車的顯示屏上會顯示「Limited(限定)」,在車站是車號加Ltd,是limited這個單詞的縮寫。
我自己都有點奇怪,我怎麼對於這裡的車有這麼大的興趣呢?在中國我從來都沒有觀察過,哪怕一秒鐘都沒有。我想這也許是因為對大洋彼岸的一個超級大國的一顆好奇心吧。
 這裡有些司機開車開得很快,讓剛來這裡的我很不適應,也許是因為MTA說的規定吧:「公交車運行從始發到到站,前後誤差不得超過5分鐘。」有時遇上顛簸路段,感覺自己都要飛起來了……儘管如此,在我第一次遇到這個情況時還是懵了:司機從駕駛座上下來,把前面的一個椅子直接扳了上來,形成一片空地,然後回到駕駛座上,我正想不通呢,卻發現上客門的地板翹了起來。我心想這是要幹嘛啊?只見那塊板子翻轉了一百八十度後搭在了馬路上,然後,一位老人坐著輪椅進來了,把輪椅推到那片地方之後,司機蹲下來把四條帶子系在輪椅上。原來如此!紐約的公交車提供殘疾人服務,這還真是我孤陋寡聞了,因為我在中國就從來沒有見過哪輛公交車讓帶輪椅的人上過車的。
後來我才發現每輛MTA的公交車都提供殘疾人服務,有的跳板在車頭,有的則在車尾。我覺得十分貼心。
還有,這裡的公交車不提供像國內那樣的站點亮燈系統,報站全靠司機。這還得看司機的心情怎樣了,一站都不報的時候就自己看窗外吧。至於晚上……在你下車的時候你需要去按一個紅色按鈕或是拉一根黃色的繩子,這些都在車裡裝著,你按或者拉之後車前部會亮起一行紅字:STOP REQUESTED,表示停車請求,看到這個之後司機就會在下一站停車,如果沒有按或者下一站沒有人的話,司機就不會在車站停車,而是繼續前進。
據資料介紹,在曼哈頓42街上運行的M42公車,速度慢的甚至還沒走路快,這著實讓人沮喪,估計司機都快被逼瘋了吧。一個接一個的紅燈啊,車輛那麼多,過馬路的行人又這麼密集,饒了我吧……
在這裡,公交車的下客門是需要被「碰」開的,停車後,司機按一下某個按鈕,後車門的燈就會亮起,你用手去碰黃條部分,車門就會為你打開。這倒和太極拳有一個共同之處,你用「柔」–用手去碰就可以打開車門;恰恰相反,如果你用全身的力量去推,門就會緊緊關著,任你怎麼打也打不開。有時司機會忘按按鈕,這是你就需要喊「BACKDOOR(後門)」來提醒司機:喂你忘了開後面的門啦。司機就會打開門放你們下去。
(待續)
[/vc_column_text][/vc_column][vc_column width=”1/2″][vc_column_text]
正題

序言
晨曦現在11歲,今年初跟父母移民美國。這是他自己寫的自己的移民生活和感受。有關移民的小說、文章很多很多,但孩子們的移民生活卻很少引人注意 。孩子們從一個自己熟悉的生長環境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度,其中的新路和心路歷程是怎樣的呢?讓我們跟著小晨曦的筆去一探究竟。

作者:晨曦
少年儘管有心理準備,在離開學校、老師、小夥伴們時卻是萬分不舍,外面的世界等待著他去探索,未知的前方將是個什麼樣的呢?懷著緊張,興奮夾雜著點兒恐懼的複雜心情,懵懂的移民少年開始了他人生新的旅程……

新的起點
坐在上海虹橋機場國際候機區長椅上的我,懷著緊張,興奮,恐懼,急切的心情盯著玻璃外面的飛機場,注視著那一架架的飛機起飛,降落,滑行。自己本身就是個飛機迷,各種機型和航空公司都能分辨的清清楚楚。看,那架全身天藍色,垂直尾翼上帶有三色圓圈的波音747一定是大韓航空的沒錯,而遠處那架正在降落全灰色印著AMERIAN尾翼塗著美國國旗的肯定是美利堅航空公司的波音777。沒有手機的我就這樣看著外面。當時我沒有想到這就是我生活新篇章的開始。我在等待著登機,通向那個自由國度:美國。

一兩個小時以後,既依依不捨又興奮至極的我登上了東方航空MU587號航班。
起飛之後,我仍然百無聊賴。沒什麼東西在手頭消遣,也沒有英語課本拿來複習複習學過的英語。最後,我只好盯向了安在前一排座椅上的一個小顯示幕。
通過十五分鐘的試探,我學會了如何用飛機自帶的那個小遙控板來熟練操縱這個迷你小頻幕。我在機上的十三個小時基本花費在它上面了。看了部電影,記得應該是叫《狂暴》,玩了會小遊戲。然後疲倦的我歪著脖子靠在座椅上睡著了。

醒來之後,按照中國時間應該是晚上六點,空姐推著小推車在兩個過道上發放晚餐。我拿了一份米飯,不知為何,裡面居然有仲景香菇醬,便就著吃了起來,吃完之後又開始和那個小頻幕打交道。

感覺這段時間過的飛快,不知不覺就到了大洋的彼岸,播音器裡傳出了機長的聲音:「女士們先生們,我們的飛機即將到達終點……」只感覺機身猛地往右一傾斜,從我右側的窗戶外看去,我……像是……看到了,一個綠色的長條!(以後我才知道那是長島)。
 
法拉盛
終於下了飛機,出了機場(忽略在海關等了1個小時……),爸爸的一個朋友(住在美國)早就在出口等著我們了,他開了一輛車,我們又坐了一輛出租車,總算是把那幾個大號行李箱給載上了。
出租車轟鳴了一聲,發動起來,直接開上高速,我饒有興趣的看著外面,正巧一趟空鐵(JFK Airtrain)駛出,好奇地看著白色的車廂馳向遠方……,盡管懷著滿滿的興趣,但時差是改變不了的,不一會兒,我就睡著了!
恍惚醒來,發現出租車仍舊在飛馳,但不一會兒就下了高速,轉入馬路,又轉了幾個彎,停了下來。
我迷迷糊糊的下了出租車,開始幫著搬行李,爸爸把那些箱子從車上搬下來,我負責一個一個推到暫住的旅館裡邊。
之後,爸爸的朋友帶著我們到一個華人飯店裡面吃飯,點了菜之後爸爸開始和朋友聊天。我依稀記得好像是關於在這邊生活的事,但我無論怎樣都無法集中精神(後來確定時差是罪魁禍首)。
就在等待晚餐的這段時間裡,我把頭枕在胳膊上,想小睡一會兒,但就醒不過來了!後來的事情是媽媽告訴我的,他們試著叫我,但我一點反應都沒有。只好放任我睡著了。直到他們吃完飯的時候才好不容易的把我叫了起來,然後回了賓館接著睡。可笑的是睡醒已經是半夜,吃著餐廳裏帶來的飯,無所事事,一直到天亮。
不同的交通工具
我剛到美國的時候,住在一個旅館裡。那幾個星期是真的難受。為什麽這麽說?我自己沒有手機,這個旅館也沒有提供電腦什麽的,又沒什麽書可供閑看的,連本英語課本都沒帶……想出去走走又怕找不著路,只好躺在床上思考人生……
終於有一天,定居在美國的爸爸的朋友帶我們乘7號線去曼哈頓觀賞一番。隨著列車慢慢啟動,我的心也隨之飛翔起來。這都是因為7號線在皇後區的大部分地方並不潛行在地底,與其相反,基本都是高架,一直到長島市才轉入地下。(有人說在二十世紀IRT修地鐵時修高架路比修隧道便宜)這樣一來,就能讓我既能搭乘這種快速的交通工具,又能飽飽眼福。我坐的是R188,全新的列車更是讓我開心。在我下面的是各種公寓樓,也就兩三層高,有些地方明顯比較貧窮,幾棟房子都是擠在一塊的,只在正面安有窗戶,因為側面全是墻。而其他的幾個地方就可能富一些,不僅家家獨立,有的更是有個小花園,想來應該裡面全是菜或花。
剛剛離開緬街站之後,列車就駛出了地面(緬街站在地下)。我看到了一個停車場,前半部分停的是私家車,後面只需一眼就能看出來是這裡的公交車,為什麽?一片白(MTA在皇後區的公交車除了加長其他都是白色的),還有一些是藍色的,看著像加長版。(事實證明我是對的)。但是對於我這個火車迷來說更激動的莫過於列車了,我驚訝的發現這還真是個全功能停車場啊!不僅停汽車停公交車還停列車!加上遠處轟鳴起飛的飛機……無法描述我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了。也許是因為本身就感興趣吧,激動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直到過了兩站以後我才安靜了下來。
美國的公交
但還沒弄清楚呢,我就到我現在的家裏來了。 這是一片別墅區,十分安靜,環境也很好,房間很舒適,空氣新鮮,附近就是伊斯特河,飯後去河邊轉轉,很愜意。房子是灰色的,外面有一層跟外殼一樣的東西,也不知道是不是塑料,按著硬硬的,還有嘎吱嘎吱的響聲。
離法拉盛,那個華人區也近,但美中不足的是這附近的公交車就只有Q15和Q15A兩種;順便提一下,紐約市的公交車是按這條線路所在的區起號的,就像皇後區(Queens)65路,在英文中皇後區是Q開頭,所以就叫做Q65。布魯克林是B,布朗克斯是BX,曼哈頓是M,史泰登島是S。這裡人少,公交車也少,平時一直很安靜。
我雖然來這裡還沒有一年,但對這裡的公交車以及泊車場已經是很感興趣了。經過我的觀察,我發現在每輛車的車頭和車尾都貼有此車所在的泊車場標誌。在法拉盛等公交車時我就已經見過好幾個了,Q15 和Q15A全是來自凱西斯滕格(Casey Stengel) 泊車場的 , Q25和Q34絕大多數都由大學點(College Point)泊車場保養,但我也見過一輛春溪(Spring Creek)泊車場的;Q17一半是牙買加(Jamaica)泊車場,一半是凱西斯滕格泊車場的;Q27則是皇後村(Queens Village)泊車場與凱西斯滕格泊車場。話說回來。好多車次都是來自凱西斯滕格泊車場的,像Q12, Q13,Q15, Q15A, Q17, Q20A/B, Q26, Q27, Q44SBS(加長), 還有Q50。另外一個大發現則是在每輛MTA的車頂上都有用漆噴上的本車的號碼,這個發現是因為有一次我坐7號線的時候,一輛公交車從我下方駛過。
還有一點,在某些線路中存在著快車與慢車的區別, 在這裡,慢車不會有任何特殊的符號,而快車無論是在車站還是在車上都會有一行小字。在公交車的顯示屏上會顯示「Limited(限定)」,在車站是車號加Ltd,是limited這個單詞的縮寫。
我自己都有點奇怪,我怎麽對於這裡的車有這麽大的興趣呢?在中國我從來都沒有觀察過,哪怕一秒鐘都沒有。我想這也許是因為對大洋彼岸的一個超級大國的一顆好奇心吧。
這裡有些司機開車開得很快,讓剛來這裡的我很不適應,也許是因為MTA說的規定吧:「公交車運行從始發到到站,前後誤差不得超過5分鐘。」有時遇上顛簸路段,感覺自己都要飛起來了……盡管如此,在我第一次遇到這個情況時還是懵了:司機從駕駛座上下來,把前面的一個椅子直接扳了上來,形成一片空地,然後回到駕駛座上,我正想不通呢,卻發現上客門的地板翹了起來。我心想這是要幹嘛啊?只見那塊板子翻轉了一百八十度後搭在了馬路上,然後,一位老人坐著輪椅進來了,把輪椅推到那片地方之後,司機蹲下來把四條帶子系在輪椅上。原來如此!紐約的公交車提供殘疾人服務,這還真是我孤陋寡聞了,因為我在中國就從來沒有見過哪輛公交車讓帶輪椅的人上過車的。
後來我才發現每輛MTA的公交車都提供殘疾人服務,有的跳板在車頭,有的則在車尾。我覺得十分貼心。
還有,這裡的公交車不提供像國內那樣的站點亮燈系統,報站全靠司機。這還得看司機的心情怎樣了,一站都不報的時候就自己看窗外吧。至於晚上……在你下車的時候你需要去按一個紅色按鈕或是拉一根黃色的繩子,這些都在車裏裝著,你按或者拉之後車前部會亮起一行紅字:STOP REQUESTED,表示停車請求,看到這個之後司機就會在下一站停車,如果沒有按或者下一站沒有人的話,司機就不會在車站停車,而是繼續前進。
據資料介紹,在曼哈頓42街上運行的M42公車,速度慢的甚至還沒走路快,這著實讓人沮喪,估計司機都快被逼瘋了吧。一個接一個的紅燈啊,車輛那麽多,過馬路的行人又這麽密集,饒了我吧……
在這裡,公交車的下客門是需要被「碰」開的,停車後,司機按一下某個按鈕,後車門的燈就會亮起,你用手去碰黃條部分,車門就會為你打開。這倒和太極拳有一個共同之處,你用「柔」–用手去碰就可以打開車門;恰恰相反,如果你用全身的力量去推,門就會緊緊關著,任你怎麽打也打不開。有時司機會忘按按鈕,這是你就需要喊「BACKDOOR(後門)」來提醒司機:餵你忘了開後面的門啦。司機就會打開門放你們下去。
(待續)

標籤: 少年 移民
分享Tweet分享
Advertisement Banner
上一篇

12月17日(星期日)一周新聞回顧

下一篇

12月18號(星期一) 紐約整點新聞

相關文章

兒童作品

空降美國的男孩

2019年 10月 11日
兒童作品

色彩紛爭

2017年 12月 23日
兒童作品

11嵗少年瀟瀟吟誦 清平樂•憶吳江賞木樨

2020年 09月 26日
兒童作品

九個關鍵技巧培養出有責任心的孩子

2019年 10月 08日
加載更多
下一篇

12月18號(星期一) 紐約整點新聞

本週熱門文章

  • 1月16日(星期六)紐約整點新聞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1月18日(星期一)紐約整點新聞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1月19日(星期二)紐約整點新聞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1月17日(星期日)一周新聞回顧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法拉盛商業街(緬街站)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1月20(星期三)紐約整點新聞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1月15日(星期五)紐約整點新聞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1月21日(星期四)紐約整點新聞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專訪:紐約磐石基督教會邵俊牧師談大選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法拉盛一景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最新文章

1月23日(星期六)紐約整點新聞

2021年 01月 23日

1月22日(星期五)紐約整點新聞

2021年 01月 22日

1月21日(星期四)紐約整點新聞

2021年 01月 22日

了解「紐約關懷」健康保險項目

2021年 01月 20日

紐約免費和低收入醫院診所如果申請?

2021年 01月 20日
WQEQ Chinese Radio

播出時間:星期一至星期五 (2pm - 5am) | 星期六 (8am - 4pm) | 星期日休息
WQEQ Radio 105.5FM operates the Chinese public radio WQEQ-LP (105.5MHZ frequency) in Flushing. Our mission is public service and promotion of multicultural diversity through information and education. The goal is to be achieved by providing significant radio programming to under-represented groups in the Chinatown district of Flushing, while concurrently enhancing and enriching broader audiences in the Queens neighborhoods.

最新文章

1月23日(星期六)紐約整點新聞

2021年 01月 23日

1月22日(星期五)紐約整點新聞

2021年 01月 22日

快速瀏覽

  • 健康天地
  • 兒童作品
  • 兒童園地
  • 動物莊園
  • 可愛萌動物
  • 國內新聞
  • 國際新聞
  • 市民心聲
  • 市民福利
  • 心靈驛站
  • 故事奇聞
  • 教育
  • 更新
  • 樂活成長 EasyGoal
  • 武漢病毒專題報導
  • 法拉盛商業街
  • 琳晴說故事
  • 生活小竅門
  • 移民問答
  • 紐約新聞
  • 總統大選
  • 美麗大自然
  • 芳香瓜果蔬菜
  • 藍天話良緣

2017-2020 © WQEQ Chinese Radio | FM 105.5 中文電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頁
  • 新聞
    • 紐約新聞
    • 國際新聞
    • 國內新聞
  • 武漢病毒專題報導
  • 法拉盛記事
  • 法拉盛商圈
    • 地產房源
    • 時尚精品
    • 法律·移民留學
    • 法拉盛商家軼事
    • 法拉盛商業街
    • 美膚美髮
    • 舊物利用
    • 醫療服務
    • 電訊電器
    • 餐飲美食
  • 生活天地
    • 琳晴說故事
    • 生活小竅門
    • 心靈驛站
  • 教育
    • 樂活成長 EasyGoal
    • 兒童作品
  • 美麗圖片
    • 兒童園地
    • 可愛萌動物
    • 美麗大自然
    • 芳香瓜果蔬菜
  • 正體
  • 簡體

2017-2020 © WQEQ Chinese Radio | FM 105.5 中文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