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静
A与B,因对某事价值观不同而争吵,双方都固执己见、不肯妥协。一段时间过后,情势非但没有缓和,还避不见面、不相往来!
第三者们因此忧心忡忡、忐忑不安,试图居间协调、折冲,奈何未见成效。相较于年长A的偏执、顽固,自以为是;我们想从年轻B处着手,转达A希望他能给一个道歉的想法,让矛盾、纷扰尽快落幕。
谁知,B有异议,他慷慨激昂的表示:道歉,只会让对方更加是非不明、黑白不分;益发助长威风、洋洋得意了。两造各执一词、僵持不下,看来,歧见仍在,他们还需要冷静一些时日,各自去思考面子问题。
而道歉,意味着卑屈、示弱吗?其实,不然。我倒觉得那是一种自省的能力、一股认错的勇气,和一个改变的行动。它像一部阶梯,也像一座桥梁,让对峙的双方舒缓,然后,心平气和的走向彼此,化干戈为玉帛。
争功诿过、避重就轻是一般人的通病。而自省,指的是:有意识的、客观的态度,对本身的行为、语言和想法去查察、审视。其中,包含自我检讨、自我评价以及自我修正。
指责别人很容易,但承认错误却是重中之重,这也是面子问题的关键所在。人生是“一连串的选择”;而有过失时,勇敢的承担,或者继续闪躲、得过且过,也是一种选择。
“只有采取行动者,才能改变人生”,这一句话看似简单,但做起来却困难重重,有多少人停留于夸夸其谈,而坐失良机!因此,要体认到:空想不会带来改变,行动才会。
觉察、坦承错误,那么,错误已修正一半;接着,端赖改变的行动,而行动带来契机!真心、诚恳的道歉,于己,解开自身内在的纠结;于人,传送善意、温暖的讯息,让彼此都有一个空间去反思、调整,甚至是──重新开始!@
责任编辑:语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