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获奖纪录片《求救信》票网开通 纽约公映一周
2、第二座“马里奥库莫州长桥”将于周六开通
3、莫里纳罗法拉盛拉票 支持SHSAT考试制度
4、09年夏天将开放全市最大州立公园
5、 法拉盛文艺协会迎40周年 发布秋冬精彩节目
听众朋友您好!今天是9月7号,星期五,欢迎收听WQEQ FM105.5法拉盛之声广播电台整点新闻。
1、由加拿大华裔导演李云翔指导的获奖纪录片《求救信》(Letter from Masanjia)将于9月14号起在纽约市公映一周,共42场。目前售票网站已经开通,读者可登录网站购票观赏。
影片中记录了2012年万圣节时,一位俄亥俄州的女士在从超市购买的节日小对象中发现了来自遥远中国的一封信……
《求救信》在今年第25届「Hot Docs加拿大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上被评为「20部最受观众欢迎的影片」;今年7月,该片在纽约举办的第41届「美国亚裔国际电影节」(AAIFF)上获「观众奖」(Audience Award);今年8月25日该片获墨西哥2018克雷塔罗(Querétaro)纪录片电影节最佳国外纪录片评委大奖。
购票网址:https://goo.gl/PK26zL。影院地址:181-189 2nd Ave New York city,NY 10003。
每天上映时间:11:30AM、1:30PM、3:30PM、5:30PM 、7:30PM 、9:45PM。
2、纽约州州长安德鲁库莫周二宣布,第二座以他已故父亲命名的Mario M. Cuomo Bridge南跨桥,将取代Tappan Zee Bridge,将于本周六开通。
周五上午,州长库莫出席了 “马里奥库莫州长桥”(Governor Mario M. Cuomo Bridge)南跨的开幕式,前国务卿希拉里也是嘉宾之一。
这座新桥的北跨在去年启用,是为纪念现任库莫州长的父亲马里奥·M·库莫(Mario M. Cuomo)而命名的,他于1983年至1994年担任州长,2015年1月1日去世。
Mario M. Cuomo大桥将Rockland县和Westchester县连接起来,与哈德逊河相连,取代了正在被拆除的旧Tappan Zee桥。
目前尚待观察的,是最终要花多少钱才能过桥。
“2020年之前不会有任何变化,之后,我们将不得不对所有收费项目进行全面审查。” 库默说。
3、9月5号晚,纽约州长共和党参选人莫里纳罗(Marc Molinaro)来到法拉盛,为竞选纽约州长一职拉票,共和党籍26选区州众议员David Bressler也来站台。会场上不少华人民众出席,他们最关注的莫过于莫里纳罗对于特殊高中考试制度的态度。
莫里纳罗在居民见面会上表示,他强烈反对纽约市长白思豪取消特殊高中考试制度,也曾参与过支持特殊高中考试的大游行。莫里纳罗的政见还包括:帮助小商业经营、修补MTA,并促进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的对话。他说:「大多民意代表可能忽视了华裔群体,很多民意没有获得重视,如果我当选,将替民众解决问题,表达他们的声音。」莫里纳罗将在今年11月6号的普选中,与民主党出线的候选人一决高下。
4、 5日,纽约州长库默宣布,将在纽约市布碌仑东南部牙买加湾(Jamaica Bay)建立最大的州立公园,占地面积超过400公顷,并设有徒步道、单车道、皮划艇海滨通道、野餐区、教育中心等设施,预计2019年夏天完工开放。
作为振兴布碌仑的14亿美元项目之一,即将兴建的“纽约市最大州立公园”将以第一位非裔女议员雪莉·奇瑟姆(Shirley Chisholm)的名字命名。公园的首期工程为2千万美元。
公园离民众居住地仅十分钟步行路程,占地407英亩,包括新建和更新公园共34个,十英里步行和骑行的小径(trails),3.5英里的河滨,有皮划艇、钓鱼、码头设施,还有自然中心、野餐区,包括给公立学校学生提供的牡蛎实验项目,养殖蛤蜊。
5、 法拉盛文艺中心6日举行记者会宣布,明年(2019年)迎来“法拉盛文化艺术协会”(FCCA)成立40周年,今秋起,将有一系列精彩节目呈现给观众,拉开庆祝40周年活动的帷幕。
位于法拉盛北方大道的法拉盛文艺中心(Flushing Town Hall,又称“法拉盛市政厅”)是一座建于1862年的历史古迹,迄今有156年历史。成立于1979年的法拉盛文化艺术协会(Flushing Council on Culture and the Arts)受纽约市政府的委托,管理这座古迹建筑,该协会明年迎来40岁生日。
中心行政艺术总监Ellen Kodadek表示,藉40周年之际,希望中心能筹款4万美元,并努力实践“把世界艺术带给最多元的社区”的宗旨,为大家带来更多精彩节目。今年秋冬,将推出一系列优质节目,包括世界音乐、亲子节目、展览、爵士乐和工作坊等,欢迎民众前来观赏。
该中心节目详情及网上购票,请浏览:www.flushingtownhall.org。
以上新聞由艾琳、明軒、慧如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