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是一種營養豐富,價格相對低廉的常用食品。雞蛋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和鐵鈣鉀等人體所需要的礦物質,適量的吃雞蛋對健康非常有益。
很多家庭的早餐都是用水煮蛋開始的,對營養的吸收和消化來講,水煮蛋確實是最好的吃法。
但是水煮蛋很容易煮破殼,影響了雞蛋的口感,還有很多時候,蛋殼很容易粘殼,不好剝,剝出來的雞蛋也非常不美觀。可見雖然是簡單的水煮蛋,也是要有小竅門的。
我們如何能使雞蛋煮的又香又嫩還好剝殼呢?首先把雞蛋用清水洗乾淨,在清水中注入一些家裡常用的米醋和白醋,一點點就夠,用這個水把蛋殼表面輕輕的洗乾淨。
現在在鍋裡面放入清水,先不要急於把雞蛋下鍋而是等到鍋底的水起小泡,水是溫熱的時候再下雞蛋,原因是雞蛋在水裡煮的時間長,會使雞蛋的蛋黃蛋白的質感變硬,會影響口感。
當然也不能開水下鍋,開水下鍋會使蛋殼破裂,做出的蛋不完整,不好看,也不好吃。
現在往水裡加入少許的鹽,主要的作用是使蛋清里蛋白質的凝結速度加快,使蛋殼上的裂縫被快速堵上,防止蛋清流出來,使煮出來的雞蛋很完整。
除了放鹽,大家還可以加入少許的白醋米醋,因為醋的分子非常小,能夠進到雞蛋的內部,將雞蛋的蛋白與蛋殼分開,這樣能讓雞蛋容易剝殼。現在把鍋蓋蓋上,把雞蛋煮8分鐘。有的朋友留意到特別新鮮的雞蛋比較難剝殼,這是因為新鮮的雞蛋蛋清內含有之前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所以蛋白質的粘度也比較大,容易粘在蛋殼上,不容易剝。那怎麼辦呢?這個時候可以將剛煮熟的雞蛋撈出來後,馬上浸泡在冷水中,蛋殼和蛋清因對冷水收縮程度不同,容易形成一定的空隙,這樣就能夠輕易的把蛋殼剝掉了。
責任編輯:姝華